签合同要注意的十大细节是什么 (一)

签合同要注意的十大细节是什么

1、当事人各方在合同尾部的名称,应该是其全程,并且要与在国家机关登记的名称一致,合同中做到首尾一致。2、在合同上签章的时候,也应当是由具备对外签署合同的主体进行签章。3、对需要签订的合同,若有多份的话要注意审查内容是否一致。4、合同中应避免出现空白项等内容。等等。

一、签合同要注意的十大细节是什么

(1)合同首尾部各方名称应为全称,并应与其在国家机关登记的名称相一致,做到首尾一致、证照与合同标注一致;

(2)合同签章应由具备对外签署合同的主体签章,内部机构、项目部、公司内部人员不具有签署合同的主体资格;要加强对项目部印章及各种用印的管理,严格按照确定的权限审批用印;

(3)要注意审查拟签合同各份是否为同一文本,有无修改或添加,防止被掉包;

(4)签署合同时应避免无空白未填项,如格式合同有不要需填写的应划“/”或标注“空白”字样;

(5)如有修改,修改处,签约主体是单位的应由单位盖章、签约主体是个人的应该由其捺印;

(6)个人签名原则上应当面签署,单位应由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7)合同如果是多页除署名处盖章外还应加盖骑缝章;

(8)对合同签署人应审查其身份证件及授权委托书并收存;

(9)合同签署时间、签署地点应填写完整;

(10)在履行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联系人、签收人、结算人、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等,最好在合同中能写进去,即使不写,也书面的确认。否则完全有可能签字人一旦调离或者对方耍赖说不是公司的人。

二、合同签订前的注意事项

合同签订前要做好尽职调查,做到对合同相对方各方面的信息清楚,对合同标的有关问题清楚。

(1)全面掌握合同相对方的主体信息

a、合同相对方是企业的,要收集、调查相对方的企业名称,经济性质、成立时间、注册资本、股东构成、主要办事机构、法定代表人等,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调查其有无涉诉讼或法院执行的案件等债务负担等情况;

b、合同相对方是个人的,除要收集、调查其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其个人身份证、是否对外经济投资、有无影响其履行合同的不良嗜好等)外,其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信息也需要调查收集,该两人是否有涉诉讼或法院执行的案件等债务负担等情况,尤其是其配偶负债有可能变成其共同债务,影响其履行合同的能力;

如果需要相对方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对其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及从业范围有无限制进行调查。

(2)合同标的要全面掌握

所谓合同标的,是指合同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通俗地讲,就是合同所要完成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交易。例如购销合同,要对所购商品的质量及相关的运输、储存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3)尽职调查中要收集的证明资料

要注意收集证明主体信息的企业营业执照、公民身份证件,证明资质能力的资质证书、产品合格的合格证书等,如是复印件,原则上需要与原件核对,并由提供人签字或加盖单位公章。多页的需要逐页签字或加盖骑缝章。

合同签订之前、签订的过程中,对于当事人来讲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尤其是在签署合同的时候,当事人应该更加小心注意。因为并不知道对方会不会设下陷阱,而为了避免自身利益遭受损害,那必然就要仔细审查合同内容,同时在一些细节上面格外谨慎。

关于签合同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二)

签署合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事前对交易方进行身份及信用状况的仔细核实;

2.确认合同双方公章和签名者的合法性,如涉及法人分支机构或内部组织印章,需索取相应的授权证明文件;

3.认真审阅合同细节,对于重大条款可向专业顾问寻求建议,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合同条款进行欺诈;

4.约定实质性的违约责任,以降低风险;

5.明确争议解决方式及其管辖法院;

6.确定合同签订地点。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三)

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尊重,合同内容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

核实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状态:

要求劳动者出示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以及证明其与任何其他单位无劳动关系的凭证,以避免潜在的法律纠纷。

劳动者本人必须亲自参与签订:

不得由他人代理,以确保劳动者的真实意愿被充分表达,并避免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遵循法律法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确保合同的签订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以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权益的保护。

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四)

订立合同的注意事项有

1、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2、合同形式: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

3、合同的必备条款要具体、明确。

4、订约前的合同义务。

5、对公司开出的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盖章的合同书等授权性文件要跟踪管理;出具时应标明合同对方名称及授权范围、有效期限,业务结束要及时收回。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合同法》将于2020年12月31号失效)《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

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补充

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要清楚

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同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

二、工作内容、地点要具体明确

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写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在司法实务中,存在很多因工作地点约定不清、工作内容约定不清所引起的纠纷。比如合同中只载明“操作工”,这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用人单位后来把劳动者调到另外一个更加繁琐的“操作工”职位,劳动者不愿意,引发劳动纠纷。又或者工作地点只载明北京,后用人单位把劳动者调到北京郊外工作,劳动者不愿意,引发劳动纠纷。

三、劳动报酬要约定清楚

这里包括基本工资数额、绩效工资数额、计算方式、发放时间、支付方式等,都要在合同一一写清楚。不要轻信老板的诺言,毕竟口说无凭。另外需要补充一点,有的单位采取扣发员工一个月工资的方式拴住劳动者,这种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被扣发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四、双面合同不能签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应付劳动保障部门检查,准备了两份合同,一份合法规范,应付检查;另一份不规范不合法,实际执行。

由于存在一份签过字的“真合同”,所以在后期维权过程中,劳动者无法提供自身利益被损害的有效证据,索赔艰难。

五、违反劳动法,侵害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内容不要签

如果劳动合同中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中,包括要求劳动者加班加点,有的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有严格时间规定,一切行动听从用人单位安排,这种剥夺劳动者人身自由的合同不能签。

有一些更过分的,比如女职工不得结婚生育、因工负伤的“工伤自理”,要求劳动者签订生死契约等,这些条款在法律上无效,劳动者可以拒签。

六、还需要注意的事项

此外还需留注意的是: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对购买社保的事项作出约定;对于劳动合同中的一些免责条款,要多留意;不要签空白合同;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

贷款签合同注意事项 (五)

贷款签合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核实贷款银行的商业信息:

贷款能力及信誉:在签订贷款合同前,务必核实贷款银行是否具有按照约定贷款的能力及良好的信誉。这可以通过查询银行的资质、历史贷款发放情况等信息来进行。

贷款发放情况:了解银行的贷款发放是否及时、准确,以避免因银行原因导致贷款逾期到账,影响借款人的后续准备。

核实贷款合同内容:

贷款金额、期限、利率:仔细核对贷款合同中的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等关键信息,确保这些信息与双方协商的内容一致。

还款方式:确认合同中约定的还款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还款计划,避免因还款方式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校对无误:在确认所有信息无误后,再签字确认,避免因银行工作人员疏忽导致的信息错误。

留存合同副本:

方便后续查看:签订合同后,向银行索要一份合同副本进行留存,以便后续随时查看合同内容。

法律保障:留存合同副本也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保障,在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这提醒我们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要确保自己或代理人具备签订合同的法律资格。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签合同注意事项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