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是什么 (一)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
可以,劳动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辞职,并且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只是如果劳动者没有任何正当理由主动离职的,不能得到经济补偿金。其次,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正当理由调岗降薪,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补偿新规定解读 (二)
贡献者回答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补偿新规定解读
最近,许多人对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新补偿规定产生了疑问。这一规定主要涉及到劳动者在无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等情况下,雇主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下面,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一新规定。
一、无过失性辞退补偿
根据新规定,雇主在无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时,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补偿的金额根据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经济性裁员补偿
在经济性裁员的情况下,雇主同样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补偿的标准与无过失性辞退相同,根据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
三、其他情况补偿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新规定还明确了一些其他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综上所述: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新补偿规定主要涉及到无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等情况下的经济补偿。补偿的金额根据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一新规定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具体补偿标准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是怎样的 (三)
贡献者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若存在未按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或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权益等情形,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自2024年1月1日实施以来,这条规定成为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依据。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出台前,关于第三十八条的适用程序有两种理解:一是劳动者可以随时以任何形式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二是当用人单位违反第三十八条所列情形时,劳动者需根据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这为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提供了灵活解除劳动合同的途径,同时也对用人单位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第三十八条的出台旨在进一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合同的执行,确保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它为劳动者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提供了法律武器,鼓励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总的来说,第三十八条是劳动合同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列举了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具体操作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需共同遵守法律法规,合理维护各自权益,共同构建健康和谐的劳动环境。
劳动法第38条,46条47条50条 (四)
贡献者回答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村律帮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