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在会计处理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

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在会计处理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最佳答案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在会计处理上有诸多不同。

融资租赁下,承租方通常将租赁资产确认为自己的资产入账,并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在租赁期内,需对租赁资产计提折旧,支付的租金中一部分作为本金偿还减少负债,另一部分作为财务费用。出租方则将租赁资产从其账面上转出,作为长期应收款核算,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租赁收入。

经营租赁方面,承租方不将租赁资产确认为自身资产,租金一般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等方法确认为费用。出租方仍将租赁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在租赁期内按相关规定计提折旧,租金收入按直线法等在租赁期内确认。 1. 融资租赁承租方的资产确认:融资租赁中承租方把租赁资产当作自己的资产入账,这是因为承租方在租赁期内对资产有实质控制权和使用权。比如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大型设备用于生产,该设备就如同企业自己购买的资产一样,要在账面上体现。 2. 融资租赁的折旧计提:承租方要对租赁资产计提折旧,这是基于资产的使用情况。像租入的厂房,在租赁期内要按照合理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以反映资产价值的损耗。 3. 经营租赁承租方的费用确认:经营租赁承租方不确认资产,租金按直线法等确认为费用。比如短期租赁办公设备,租金在租赁期内平均分摊计入各期费用。 4. 出租方在两种租赁方式下的处理差异:出租方在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下资产核算、收入确认等都不同。融资租赁中出租方转出资产并确认长期应收款和租赁收入,经营租赁则继续核算资产并按规定确认租金收入。

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二)

最佳答案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承租人和出租人两个角度。

一、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租赁期开始日:

将租赁资产按公允价值记入资产账户。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处理。确认初始直接费用,并计入当期损益。

后续计量:

按实际利率法计算每期应付租金。对或有的租金调整,根据实际发生额进行会计处理。

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租赁期开始日:

按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进行记账。将未担保余值作为长期应收款处理。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后续计量与收入确认:按实际利率法确认融资收入。确认与或有租金相关的收入。发生租赁资产改良时,将改良支出资本化并摊销。未担保余值发生变化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融资租赁留购价款的相关会计分录 (三)

最佳答案融资租赁留购价款的会计分录如下:

初始融资租赁时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这一步是记录融资租赁开始时,企业获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留购价款到期时的会计分录: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

这一步是记录承租人支付留购价款时,从长期应付款中冲减相应的金额,并记录银行存款的减少。

借: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这一步是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转入“生产用固定资产”科目,表示承租人已经获得了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会计分录是融资租赁留购价款处理的基本流程,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融资租赁会计账务处理 (四)

最佳答案融资租赁会计账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流程:

一、出租方的会计账务处理

承租设备,初始计量与租赁收入处理:出租方需将融资租赁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和初始直接费用。在租赁期内,按收到的租金确认租赁收入,一般选择直线法计算各期的租金收入,并及时入账。对于应收融资租赁款项,需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坏账准备。

二、承租方的会计账务处理

租赁资产入账及支付租金处理:承租方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资产按照预计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同时确认与之相关的递延收益和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合同规定定期支付租金,并对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对于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和记录。

三、租赁期间相关费用的处理

租赁期间发生的费用会计分录处理:出租方发生的额外费用一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承租方发生的额外费用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如手续费等初始费用在租赁期开始时资本化,日常运营中的保险费等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四、租赁终止时的会计账务处理

资产处置与损益结算处理:融资租赁期满或提前终止时,出租方需确认资产处置收益或损失,并对相关应收款项进行清算。承租方则需根据合同规定处理自有资产或返还租赁资产,并结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等剩余款项。所有结算过程结束后,对最终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在进行融资租赁会计账务处理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合同条款,以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300193) (五)

最佳答案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初始计量:

融资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承租人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出租人应以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2. 后续计量:

承租人的会计处理:承租人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等)。同时,承租人应对融资租入资产计提折旧或进行后续计量,折旧政策应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出租人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额,并将其确认为租赁收入。此外,出租人还应定期对未担保余值进行检查,如有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3. 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

承租人:若选择购买租赁资产,应按购买价格支付款项,并将租赁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明细科目。若租赁期满时不购买租赁资产,应将租赁资产归还出租人。出租人:若承租人行使购买选择权,出租人应收回全部租赁收款额;若承租人未行使购买选择权且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未转移,出租人应继续确认未担保余值的减值或转回。

4. 披露要求:

承租人和出租人均应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融资租赁的相关信息,包括租赁资产的类别、原价、累计折旧、账面价值等,以及未确认融资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情况等。

是对融资租赁会计处理的基本概述,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会计准则和法规进行细致处理。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