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罪如何量刑 (一)

虚假广告罪如何量刑

贡献者回答虚假广告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一、自然人犯虚假广告罪的量刑

主刑: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意味着,如果自然人因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且情节严重,将面临最多两年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附加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罚金的具体数额通常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这意味着,除了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外,被告人还可能被要求缴纳一定数额的罚金,或者仅被判处罚金。

二、单位犯虚假广告罪的量刑

对单位的处罚:判处罚金。单位作为犯罪主体,因其违反国家规定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将被判处罚金。罚金的数额同样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单位的经营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依照自然人犯虚假广告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罚。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上述刑罚的处罚。

综上所述,虚假广告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犯罪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自然人和单位都将面临相应的刑罚处罚。

一般虚假广告罪是怎么判刑的 (二)

贡献者回答构成虚假广告罪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个人犯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虚假广告罪属情节犯,其不仅要求具有违反国家规定,利用虚假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的行为,而且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 一、一般虚假广告罪是怎么判刑的

1、自然人犯虚假广告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虚假广告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虚假广告罪如何认定

(一)虚假广告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的关键看利用虚假广告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的行为是否情节严重。属于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如果情节尚属一般不应以犯罪论处,可以适用民事或者行政处罚措施。

(二)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之间的界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存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不同

前者是采用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后者则是采用隐瞒真象和虚构事实的欺骗方法。

3、犯罪主体不同

前者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消费者都上过虚假广告的当。在商业领域,经营者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往往会发布一些违法、欺骗或者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消费者看到这些广告去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结果发现实际情况与广告宣传的内容并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对此,我国《刑法》专门规定了一项罪名,虚假广告罪,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相关人员,可以依照《刑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虚假广告以什么罪处罚 (三)

贡献者回答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此类违法行为可能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在判断虚假广告是否“情节严重”时,通常考虑以下因素:虚假广告的次数、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以及对商业信誉的破坏程度等。例如,如果通过虚假广告获得的违法所得超过十万元,或者单个消费者因虚假广告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五万元,即使未达到上述金额,如果在两年内因虚假广告已经受到两次行政处罚,而仍继续实施此类行为,也将被视为情节严重。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并据此决定相应的量刑标准。

虚假广告罪立案有什么标准 (四)

贡献者回答虚假广告罪立案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违法所得数额标准:

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这是衡量虚假广告行为经济危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消费者经济损失标准:

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的,同样构成立案追诉的条件。这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突发事件虚假宣传标准:

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的,也应立案追诉。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行政处罚后再犯标准: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也应予以立案追诉。这体现了对屡教不改行为的严厉打击。

造成人身伤残标准:

因虚假广告行为造成人身伤残的,无论经济损失大小,都应立案追诉。这是对人身安全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除了上述具体标准外,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也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的立案追诉条件。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上述立案标准正是基于这一法律规定而制定的。

哪些行为构成虚假广告罪 (五)

贡献者回答构成虚假广告罪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条件:

侵犯客体:侵犯的是国家对广告经营的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广告。

虚假宣传行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这包括但不限于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主体特定:构成本罪的主体是特定主体,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主观故意: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广告内容不真实而故意进行虚假宣传。过失不构成此罪,尽管行为人可能具有营利目的,但其他目的动机不影响本罪成立。

情节严重:行为人实施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行为,且必须达到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即情节严重。这包括但不限于多次实施虚假广告行为、为多人实施虚假广告行为、虚假广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致使多人受骗上当、造成恶劣影响等情形。

满足条件的行为,即构成虚假广告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虚假宣传广告罪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