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合同诈骗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有什么处罚 (一)

一、认定标准
贷款合同诈骗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主观故意:行为人需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明知自己无还款能力或根本没有还款意愿,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行为人在签订贷款合同时,虚构了某些事实或隐瞒了重要真相,如提供虚假的贷款用途、伪造贷款资料等,以诱使对方签订贷款合同。
骗取数额较大:行为人通过贷款合同诈骗所获取的财物数额较大,通常这个数额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界定。
二、处罚
对于贷款合同诈骗行为,法律将给予严厉的处罚:
刑事责任: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行为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事处罚。如果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刑罚将更加严厉。
民事责任:除了刑事责任外,行为人还需承担民事责任,即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这包括受害人因贷款合同诈骗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可能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
信用惩戒:此外,行为人还可能受到信用惩戒,如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未来的贷款、融资等信用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贷款合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会对受害人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行为人自身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坚决打击此类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犯了贷款诈骗罪会判多长时间 (二)
答犯贷款诈骗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犯了贷款诈骗罪会判多长时间
(一) 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二) 量刑基准点
1、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量刑
贷款诈骗1万元不满1.4万元的,基准刑为拘役刑;1.4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6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
(1)贷款诈骗4万元不足5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有“其他严重情节”。贷款诈骗4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8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①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较大的;
②挥霍贷款或者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
③隐匿贷款去向,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④提供虚假担保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⑤假冒他人名义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2)贷款诈骗5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3 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第一项规定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3.十年有期徒刑量刑
(1)贷款诈骗16万元不足20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贷款诈骗16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 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一年:
①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
②携带贷款逃跑的;
③使用贷款进行犯罪活动的.
(2)贷款诈骗2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前项情形之一,刑期增加一年。
二、贷款诈骗罪的认定和处理
贷款诈骗犯罪是目前案发较多的金融诈骗犯罪之一。审理贷款诈骗犯罪案件,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和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对于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也不能以贷款诈骗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十分明显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履行借款合同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二是要严格区分贷款诈骗与贷款纠纷的界限。对于合法取得贷款后,没有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到期没有归还贷款的,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确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不具备贷款的条件而采取了欺骗手段获取贷款,案发时有能力履行还贷义务,或者案发时不能归还贷款是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因经营不善、被骗、市场风险等,不应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
现实中,如果行为人没有按贷款用途使用贷款,而是将贷款用于非法活动或者用于高风险投资,大肆挥霍贷款,携款逃匿,隐匿贷款去向,贷款到期后拒不归还等等。就应认定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要达到数额较大就构成贷款诈骗罪。
犯了骗贷款罪要判几年? (三)
答犯了骗贷款罪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一到六个月的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骗取的数额特别巨大,那么法院审理之后,一般会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犯了骗贷款罪要判几年
犯了骗贷款罪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一到六个月的拘役、并处罚金,具体的量刑规定如下:
《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二、贷款诈骗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首先,本罪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所谓虚构事实,是指编造客观上不存在的事实,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信任;所谓隐瞒真相,是指有意掩盖客观存在的某些事实,使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产生错觉。根据本条的规定,行为人诈骗贷款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l、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为支持生产,鼓励出口,使有限的资金增值,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有时也要根据经济合同发放贷款,有些犯罪分子伪造或使用虚假的出口合同或者其他短期内产比很好效益的经济合同,诈骗跟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如犯罪分子张某伪造某公司的出口供货合同,并以虚假的合同向上海某银行申请了几百万元的贷款后携款潜逃。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所谓证明文件是指担保函、存款证明等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所需要的文件。如某公司通过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开出了一张虚假的存款证明,并以此向另一银行贷款几百万元。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这里的产权证明,是指能够证明行为人对房屋等不动产或者汽车、货币、可随时兑付的票据等动产具有所有权的一切文件。如罪犯张某以伪造的某房屋开发公司房产证明为抵押,骗取某银行贷款一百余万元。
5、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这出的“其他方法”是指伪造单位公章、印鉴骗贷的;以假货币为抵押骗贷的;先借贷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的等情况。本项规定的精神是不论行为人以何种方法诈骗贷款都要依本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有贷款需求的公民、单位来说,在向银行等的金融机构提出借贷请求的时候,不得向银行提交需交的材料。再者对于提交真实材料使得借贷成功之后,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改变贷款用途,否则一旦改变贷款用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那么借贷者就涉嫌犯了贷款诈骗罪。
网贷合同诈骗怎么处理 (四)
答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网贷平台上骗贷案可能会认定为贷款诈骗罪、骗取贷款罪、合同诈骗罪、高利转贷罪等不同罪名。骗取网贷平台贷款,这四罪均有可能成立。区分的要点,大体上有两个:一是被骗的是否是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的话,达到量刑要求,会构成贷款诈骗罪、骗取贷款罪和高利转贷罪;不是金融机构的话,一般会构成合同诈骗罪。二是是否有“非法占有故意”。有的话,构成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没有,则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贷款合同诈骗罪的信息了解不少了,村律帮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