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诈骗贷款罪相关知识介绍
- 一、诈骗贷款罪的定义
- 二、诈骗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 三、诈骗贷款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
- 四、诈骗贷款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诈骗贷款罪

诈骗贷款罪相关知识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贷款已成为企业和个人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贷款机制中的漏洞,通过虚假手段骗取银行贷款,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银行的财产权益,也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本文将详细介绍诈骗贷款罪的相关知识,以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防骗能力。
一、诈骗贷款罪的定义
诈骗贷款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明确规定的一种金融诈骗罪,旨在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诈骗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贷款罪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件:
1.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借款人的货币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诈骗贷款行为不仅导致金融机构财产损失,还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
2.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且数额较大。虚构事实包括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产权证明作担保等。隐瞒真相则是指有意掩盖真实情况,使金融机构产生错觉而发放贷款。
3.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但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因参与诈骗贷款行为而构成犯罪。
4.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不具备还款能力或无意还款,仍以欺骗手段骗取贷款。
三、诈骗贷款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
根据相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量刑标准则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
1.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诈骗贷款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
诈骗贷款罪与骗取贷款罪在行为手段上具有相似性,但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骗取贷款罪是指行为人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但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而诈骗贷款罪则明确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两罪的关键。
贷款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规定是什么 (一)
最佳答案贷款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具体规定如下:
一般情况:
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且数额较大,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
面临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
将判以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注意:骗钱行为若涉及诈骗犯罪,具体罪名会根据诈骗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而变化。从银行获取财物时,一般按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但需满足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若不满足该标准,则可能按照诈骗罪定罪,这是法律的兜底罪名。
低于50万不构成骗取贷款罪吗 (二)
最佳答案骗取贷款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此罪名的成立,并不仅仅以数额大小为唯一标准,而是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欺骗手段、对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以及行为本身的恶劣程度等多个因素。因此,是否构成骗取贷款罪,并非单纯由贷款数额决定。
1.欺骗手段:核心要素。行为人必须采用欺骗手段,如提供虚假资料、隐瞒真相等,以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
2.贷款数额与损失:虽然贷款数额是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给金融机构造成了实际损失,以及损失的严重程度。
3.主观故意: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金融机构的利益,仍然故意为之。
4.其他严重情节:如多次骗取贷款、骗取多家金融机构贷款等,都可能被视为“其他严重情节”。
1.立案标准: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数额在一百万元的,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的,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以及其他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应予立案追诉。
2.数额标准:虽然贷款数额不是判断骗取贷款罪成立的唯一标准,但它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一般来说,贷款数额越大,对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可能也越大,因此行为人可能面临的刑罚也会更重。
3.量刑依据: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骗取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具体标准,通常由司法解释或地方司法文件来规定。4.特殊情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贷款数额较小,但如果行为人的欺骗手段特别恶劣、对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特别严重,或者行为人具有其他严重情节,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七条:[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的;(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的;(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四)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贷款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是多少 (三)
最佳答案贷款诈骗罪的立案金额为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关于贷款诈骗罪的诈骗数额,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数额较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的,即达到立案标准,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的,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的,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这些标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来确定的,旨在规范贷款诈骗罪的量刑和处罚。
诈贷罪的立案标准 (四)
最佳答案诈骗贷款罪的立案标准: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或者没收财产。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犯罪构成: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机构对贷款所有权。
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人为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实施了下列行为之一的即构成本罪: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
(5)使用其他诈骗方法足以使金融机构信以为真而作出错误贷款的行为,此项规定为涵盖性条款,凡是属于足以使金融机构信以为真而作出错误贷款的诈骗方法均是。数额较大是本罪的必各要件。
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仅指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且占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1)贷款后携带贷款潜逃的;
(2)未将贷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挥霍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3)使用贷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4)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5)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改变贷款用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6)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等等情形。
二、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三、界定标准:
1、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以非法右有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如有的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动,使营利计划无法实现不能按时偿还贷款。这种情况中,行为人虽然主观有过错,但其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认定。有的是本人对自己的偿还能力估计过高,以致不能按时还贷,这种情形行为人主观上虽然具有过失,但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不应以本罪论处。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贷款的行为,才构成贷款诈骗罪。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四条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借钱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量刑 (五)
最佳答案借款型诈骗公安机关立案标准。借款型诈骗,指的是以借款为手段实施的诈骗。具体如下:
1、实行诈骗行为者,以借款为借口,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借他人财物数额超过20000元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诉;
2、借款型诈骗相对于其他手段的诈骗,要确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更加困难,因为借款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若借款诈骗行为人,坚持自己不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公安机构又不能找到其他证据证实的,不能立案侦查。
贷款诈骗罪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贷款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2、贷款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贷款诈骗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明白了诈骗贷款罪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村律帮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