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以后不给抚养费犯法吗 (一)

离婚以后不给抚养费犯法吗

离婚后未按协议支付抚养费属违规行为。

育儿费,即父母或其他养育人须向未成年人提供的基本生活与教育支出。

通常,支付期延至子女成年(年满18岁)。

此外,也可选择一次性结清或是分批支付。

若未能按时履行义务或是拒绝支付,将触发民事争议,法院有权依据申请介入并强制执行养育义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离婚不拿抚养费会有什么后果 (二)

离婚后如果不拿抚养费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1、子女生活困难。如果父母离婚后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子女的生活费用、教育费用等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子女生活困难。

2、子女心理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经济支持,可能会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问题,比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3、法律责任。根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应当依法承担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抚养费的判决。

4、社会评价。离婚后不拿抚养费可能会被社会舆论所谴责,影响个人声誉和社交关系。

离婚起诉分割财产的流程一般如下:

1、提交起诉状。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或者自行起草离婚起诉状,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

2、立案审理。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根据法律程序进行立案审理,并通知被告出庭应诉;

3、举行庭前会议。庭前会议是为了调解双方分割财产的争议,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则可以在庭前会议上进行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否则继续进行庭审;

4、进行庭审。庭审是双方就分割财产争议进行证据交换和辩论的过程,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5、判决生效。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依据判决书的内容进行财产划分,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判决。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法院可能对分割财产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略有不同,建议在起诉分割财产前,先咨询当地法院或律师的意见,以了解具体的法律要求和操作流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明白了离婚后不按照协议给抚养费会怎样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村律帮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