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辞职,公司故意不发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一)

员工辞职,公司故意不发工资应该如何处理?

优质回答员工辞职后,公司故意不发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与单位协商解决:首先,员工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虽然这种方式不一定总能成功,但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温和途径。

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此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申请劳动仲裁:员工还可以选择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劳动仲裁委员会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裁决。

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员工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的15天之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最终判决。

重点内容: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员工应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维权。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对于维权至关重要。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因此,公司故意不发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员工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离职后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 (二)

优质回答一、离职后公司不发工资的解决途径1、劳动者在离职后如果遇到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1) 请求调解组织进行调解;2) 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3)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 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5) 寻求其他法律途径。工资必须按时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非法扣除或无故拖欠工资。2、相关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依法处理。

二、离职后工资结算的时间要求《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离职后工资必须在多久内结算。但根据常规实践,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结清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常情况下,辞职员工的工资会在下一个月与当月工资一起发放,这是合法的做法。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为劳动者出具相应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

辞职后,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 (三)

优质回答针对你的问题答复如下:

2,解除劳动关系,你只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并不需要单位批准;

3,你有权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

4,你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5,你有权要求单位支付相当于半个月本人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

6,《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7,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必要时,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修正。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第二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参考资料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劳动法辞职,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