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专利侵权立案标准

外观专利侵权立案标准

### 外观专利侵权立案标准

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外观专利作为保护产品独特设计的重要手段,其侵权立案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外观专利侵权立案的各项标准,以期为相关权利人提供有力的法律参考。

一、未经许可实施专利行为

标签:未经许可 外观专利侵权的首要标准,即侵权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实施了其专利行为。这包括但不限于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以及使用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在实践中,这些行为往往伴随着明显的商业目的,如获取经济利益或抢占市场份额。专利权人可通过市场调查、电商平台监控等手段,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一旦发现未经许可的专利实施行为,权利人应及时收集证据,为后续的法律维权做好准备。

二、外观设计相同或近似

标签:外观设计相同或近似 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近似,是外观专利侵权立案的关键。相同侵权指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在外观上完全相同;近似侵权则指的是两者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这种判断通常依赖于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从形状、图案、色彩等要素进行综合考量。为证明外观设计相同或近似,专利权人需要提供详细的侵权对比说明,包括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在整体视觉效果上的异同点,并通过照片、实物展示等方式突出侵权特征。

三、专利权人利益受损

标签:利益受损 侵权行为导致专利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是外观专利侵权立案的又一重要标准。这种损害可能表现为销量下降、市场份额被挤占、利润减少等形式。为了证明利益受损,专利权人需要提供销售数据、市场份额分析报告等证据,用以说明因侵权行为导致的经济损失。同时,侵权产品的销售情况、获利情况也是确定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

四、初步侵权证据

标签:初步证据 初步侵权证据的存在,是启动外观专利侵权立案程序的必要条件。这些证据可能包括侵权产品的实物、照片、销售合同、交易记录等。专利权人应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这些证据,以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地、行为范围以及造成的损害后果。在提交证据时,应注重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关联性,确保证据能够有效支持侵权主张。

五、立案程序与法律依据

在满足了上述侵权立案标准后,专利权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立案程序通常包括收集证据、确定管辖法院、撰写起诉状并附证据、提交立案材料并缴费以及法院审查等步骤。在具体操作中,专利权人应注意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确保立案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总之,外观专利侵权立案标准是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通过明确这些标准,专利权人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打击侵权行为,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创新发展。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侵犯知识产权立案标准 (一)

侵犯知识产权立案标准:

1. 假冒注册商标罪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予立案:

- 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的;

- 假冒两种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的;

-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数额在五万元的,应予立案。

3.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予立案:

- 伪造、擅自制造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或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的;

- 伪造、擅自制造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一万件,或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的;

-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4. 假冒专利罪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予立案:

- 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或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的;

- 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的;

- 假冒两项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的;

-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5. 侵犯著作权罪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予立案:

- 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的;

- 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百张(份)的;

- 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6.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的,应予立案。

7. 侵犯商业秘密罪

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的,应予立案。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原则:

1. 全部赔偿原则

2. 法定标准赔偿原则

3. 法官斟酌裁量赔偿原则

4. 精神损害赔偿限制原则

综上所述,根据知识产权的不同种类有不同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相对应的,侵犯知识产权罪细分起来可分为七种,每种有不同的立案标准。我们可以根据法律来认清实际情况,找到法律依据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销售侵权复制燃知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知识产权侵权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二)

知识产权侵权立案标准是,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的,或者是违法所得在三万元的都是可以进行立案的。一般情节比较轻微的,并没有给当事人带来实际上的损失,只要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即可。 一、知识产权侵权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的;

(二)假冒两种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七十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销售金额在五万元的;

(二)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在十五万元的;

(三)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与尚未销售的货值金额合计在十五万元的。

第七十一条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的;

(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一万件,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七十二条 [假冒专利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的;

(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的;

(三)假冒两项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七十三条 [侵犯商业秘密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的;

(二)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的;

(三)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

(四)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知识产权是脑力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给当事人带来严重的损失,会根据当事人实际的损失,进行赔偿。知识产权包括很多,比如说商标、专利或者是著作权,只要得到当事人的许可才可以使用,否则是侵权行为。

侵犯专利权罪立案标准 (三)

法律主观:

犯 知识产权 罪包括: 假冒注册商标罪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非法制造或者销售非法制造 注册商标 标识罪; 侵犯著作权罪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 假冒专利罪 ; 侵犯商业秘密罪 。知识产权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智力成果,包括 专利权 、 商标权 、 著作权 等。一般经营额在五万元达到 立案 标准。 《 专利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 专利权人 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法律客观:

《 刑法 》 第二百一十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 侵犯著作权 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 ;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 法规 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外观专利侵权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村律帮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