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

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明确追诉的具体标准和程序:以保障公正、公平、公开的司法程序,为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避免执法不公和滥用权力的问题。

涉案金额标准:公安部根据不同的经济犯罪类型,规定了不同的数额标准。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数目,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当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时,就会被立案追诉。

犯罪情节标准:除了涉案金额,犯罪情节也是重要的追诉标准。这包括犯罪手段、危害程度、损失情况等多个方面。对于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经济犯罪案件,即使涉案金额未达到规定的数额标准,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此规定的重要意义:

维护司法公正:通过明确追诉标准和程序,确保经济犯罪案件的公正处理。

打击经济犯罪: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安全。

保障人民权益:通过有效打击经济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是怎么样的? (二)

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有不同的数额门槛,一旦达到或超过这些门槛,即可启动追诉程序。以下是主要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

1. 集资诈骗案 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 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

2. 贷款诈骗案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一万元。

3. 票据诈骗案 个人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五千元。 单位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

4. 合同诈骗案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 单位诈骗: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

追诉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案件中的追诉标准可能会因具体情节、法律规定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三)

法律分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五千元,会被立案进行追诉。公司或者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其在工作职务上的便利之处,来索取他人的财物或者非法接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收取的数额在五千元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以下经济犯罪案件将立案。

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的,将被立案追诉。

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3、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4、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的;使其亲友非法获利数额在二十万元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低价出售国有资产损失达30万元将被立案追诉

5、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6、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7、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8、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9、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10、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的;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是什么 (四)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如下: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有犯罪事实存在:公安机关经过审查,认为存在涉嫌经济犯罪的客观事实。符合立案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数额、结果或其他情节达到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案件必须属于该立案审查的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了上述立案条件,为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是什么 (五)

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主要取决于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哪一个具体罪名,以及该罪名所规定的立案金额或其他条件。以下是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主要依据和要点:

1. 触犯具体罪名: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首先要求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某一个具体罪名,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

2. 立案金额标准: 对于某些经济犯罪,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追诉的金额标准通常为所涉金额达到50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经济犯罪罪名可能有不同的立案金额标准,具体标准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3. 法律依据: 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同时,《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也对经济犯罪案件的办理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规定。

综上所述,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具体的问题,需要根据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信息了解不少了,村律帮网希望你有所收获。